木格栅、折叠窗,精装房翻窗而入的禅意改造
户型四室
面积165m²
花费30~50万
位置武汉市
风格 新中式、中古
前言
在当代家居的语境里聊到"禅意"或者“高级”,总带着几分疏离感——要么是样板间里写意的枯山水,要么是效果图中不食人间烟火的留白。而对于真实的有娃家庭来说,更需要的是能在满地玩具和诗意栖居间找到平衡的跨越。
这一集是精装房改造。当四口之家步入新的成长阶段,比起设计的绮丽华富,这家人更想感受到可触摸的生活温度——阳台木窗前孩子的欢笑、餐桌上那盏映着作业本的纸灯、储物柜里既有茶器又有乐高的从容。
设计师为他们创造的家,不刻意复古,也不盲目追随潮流,让新旧自然交融,让古意的美,学会低头走进日常。
· 户型图
· 客厅
当拥有一个很方正的客厅,不会有太跳脱的结构改造时,依然能营造出令人心安的舒适感——可以从这个家的厅里借鉴到这样的居住灵感,午后,阳光斜斜漫过木质茶几,将阳台奔跑的孩子身影拓印在地板上……
避免繁复的吊顶,仅在天花四角做了弧形处理,当阳光斜射进来,那些柔和的曲线在墙面上投下浅浅的光晕;
划掉传统电视墙,以一整面复合储物柜代替——墨绿色的开放格摆着陶器与书籍,封闭柜门藏起琐碎,在方正和规矩的空间中找到呼吸感。
墙面几乎留白,只以极细的线条浮现,竹影婆娑摇曳其上,浓墨沙发在空间一卧,疏影横斜,远看是清爽利落的姿态,近看才发现如古建筑般的筋骨美。这种克制的中式表达,让空间既有古风的端正,又丝毫不显沉重。
打通的阳台、没有电子屏幕的客厅,反而让自然材质的沙发、实木茶几成了主角——家人久违的「对坐聊天」场景,在这里自然发生。
本意:
没有人会为了镜头前的完美构图而装修房子,那些适合居住的细节是最初相遇的本意——木窗的开合顺滑比上镜重要,墙角收口处理比滤镜实在,就连风和光都是客串,真正的主角永远是客厅里自在的你,追着孩子满屋跑的你,厨房里偶尔有些手忙脚乱的你……
这个家,有大人的禅意,也有孩子的童趣。那些似有若无的东方韵味和高级感,最终都服务于每一个「窝在家里」的日常。
· 厨房
厨房内并无改动,但在入口处,一扇吊轨滑门划分空间——浅色木格栅拼接米色宣纸,透光不透影。门推开时,隐约可见厨房内的天光;合上时,便成了一幅虚实交错的立轴画。禅意,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意境,而是化作了穿堂而过的微风,伴随着每一顿平凡却温暖的餐食时光。
· 餐厅
客餐厅是通体的,玄关仅仅一瞥就转折进来,少了生硬的隔断,只有功能上的微妙转换。
一张宽大的餐桌居中而置,桌腿线条简练,这里既是饭厅,也是茶室、书房,甚至是孩子们的手工台——生活的场景随着晨昏更替,在纹路里留下痕迹。餐厅一侧与玄关相接,鞋帽柜以挑空的柜体悄然融入,柜门无拉手,仅以细微的凹槽开启。
临着窗户,玄关柜转折进来,嵌入了抽屉柜收纳,在生活细节中继续探索,中间留空一截,摆上一只粗陶碗,随意丢进的钥匙、零钱,也有了静物画般的秩序。
· 卧室
主卧是茱萸色的涂抹,骨骼线条从床背开始一路攀爬,把收纳隐匿其中。
卧室的使用体验,从衣帽间、洗漱等功能完全隔绝于休息区域开始,在这样的空间内,延续对光线的考虑和破口尺寸比例的调节。
· 书房
紧挨着卧室的房间,留作书房使用,充足的光线和储物量可观的柜子是主体。
· 儿童房
姐姐的房间与客厅相邻,设计师利用两个房间共享阳台的特性,在它们之间安装了一扇可折叠的木质窗户——打开时,孩子可以翻窗进阳台,像一场小小的冒险;关上时,它又变回安静的隔断,让卧室保有私密感。
这个设计让阳台自然成为了共享的游戏天地:客厅的大人能随时看到孩子们,而孩子也多了一条有趣通道和童年礼物——有阳光、有奔跑,还有一扇实用的、可以翻来翻去的窗。
在另一个儿童房,弟弟还没有完全开启房间的使用,由姐姐代劳,一个小的游戏室完全可以借鉴:
• 窗户采用温暖的木质包边
• 搭配可调节光线的蜂巢帘

房间明亮又柔和,成为姐弟俩共同成长的温馨角落,安全的守护+自由的探索,是儿童房的隐喻。

评论 0

还没有评论,快发表你的意见吧~
在线咨询

目录

户型图

客厅

厨房

餐厅

卧室

书房

儿童房